Kit Lin, UX設計

“每個人不需要參與「首席等級」的專案,但你需要創造「首席」該有的影響力,畢竟首席級專案不是到處都有。” — Kit Lin


Kit 在台灣出生與求學,在移居美國之前,她在台灣和中國擔任了幾年的 UX設計師。現任亞馬遜的首席設計師,在該公司有十年的年資,負責手機軟體的創新工作。幾年前,亞馬遜注意到自身客戶群體中的一個趨勢:在使用手機軟體時,他們偏好簡潔的介面。所以現在所有的亞馬遜團隊都以「手機介面」來開始產品的研發;與其他專注於垂直產品(如產品內容頁/PDP或是購物車),手機軟體的團隊以水平式發展新穎的用戶體驗,回應手機用戶的特有需求。Kit 的團隊通過充分利用手機軟體的新技術和客製化產品體驗,讓亞馬遜手機客戶體驗到產品流暢性與高滿意度。

一個大型專案確實可以幫助你在人前獲得更多的注意力,但是注意力是該專案,而不是「你」。

在成為首席設計師前,Kit 確實參與過一些像在亞馬遜上推出高影響力計劃這樣的“首席級”項目,但沒有其中任何一個使她獲得升職。沒錯,大多數設計師,尤其是那些目前正在追求升遷的人們,他們認為必須參與高能見度的項目才能獲得晉升。

人們可能會做出這樣的假設,可能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晉升過程的運作方式。是的,參與一個大型項目可以增加你的可見度,同時為你的晉升文件提供良好的素材。然而,審查者更感興趣的是你所做的事情是否對這個項目產生了主管級的影響。一個大型項目確實可以在人們面前引起更多的關注,但這種關注是針對項目本身,而不是針對你個人。你可能做得非常出色,並收到了許多合作夥伴的讚揚。恭喜!然而,如果你提供的解決方案,你所產生的影響仍然停留在“高級設計師”的水平,那只能證明你是在目前的級別上表現優秀,這與晉升無關。你可能聽過這個說法:你必須展示出你已經在扮演主管的角色,才能被晉升為主管。

事實上,有三種類型的項目有助於晉升:

  1. 像企業家一樣創建一個大型項目並推出它。

  2. 參與一個大型項目並對其產生重要影響。

  3. 負責一個規模不那麼大的項目,但通過提升使其成為一個重要級別的項目。

團結力量大!跨團隊整合亞馬遜 app上二十多種 emoji

Kit 和她的團隊升級亞馬遜app上的回饋機制。當用戶藉由 Whatsapp 或是蘋果的 iMessage 分享他們感興趣的商品給家人與朋友時,收訊者不需要打一堆文字作為回應,只需快速選擇3個預定義的表情符號之一(😍=喜歡、🤔=讓我想想、🙁=不好)來快速表達他們對產品的感受。產品概念很簡單,但對於這3個表情符號的選擇,引發了激烈的辯論。她與團隊發現同一個表情符號,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對不同的人意味著不同的事情:例如,🤔對某些顧客來說可能意味著"負面";即使是相同的隱喻也可以用不同的表情符號來表示。例如,👍和❤️都可以表示"喜歡這個產品",那麼我們應該使用哪個放在產品上?

藉由這個機會,Kit 借小題目發揮到極致,努裡鑽研這個主題,發現更多元的問題。逼自己去多看跟著個專案相同的文件。當她深入研究時,發現有五個其他團隊同時進行他們自己的 emoji 實驗。他們創建的一些 emoji 與 Kit 有部分重複,但也有差異性。坦白說,她可以忽略這個不一致性,外加這些問題超出了她的工作範疇,但她預料這些問題會讓顧客的困惑,並對亞馬遜造成更大的問題。

「小題大做」的首席等級專案

因此,她決定介入並訪問這些團隊,以了解他們的獨特需求和細節。好巧不巧,這個「emoji 之亂」正好是困擾她當時 Design lead 心中很久的一件事,只是他沒有一個比較好的機會說:「某某某,你去做一下這個工作。」所以當時Kit 主動出擊說要去面談內部團隊,並撰寫一份文件提出建議,去解決所有潛在的激烈辯論。這就順水推舟地讓這位主管向其他高層背書,即使會延誤其他專案的時間,Kit 也會先完成這個 emoji 報告,再慢慢完成其他既有的案子。

身為設計師,我們常遇到了一些事情,每個人都覺得很重要,可是大家都沒有空理會或是等待奇蹟,期待有人會去處理某件事情或是有一個人,終於被老闆指示完成立這件事。Kit 恰好就是那個「覺得不能這樣下去了,我要來當領頭人,找到解決之道。」Kit 近一步說「我覺得當時我統合 emoji 的使用方式時,我沒有奔著 promotion(升遷),只是單純覺得這些完全不統一的 emoji 好像不大合理。這是我覺得還蠻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可能所謂的 Ownership 吧!」。 Kit 比較有機會跟稍微高階老闆就是相處,她發現其實高層並沒有這麼在意 誰要負責什麼,他們只關注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另外一方面,他們希望有些人可以更有領導權去說出「 我想做這個!」。

心法:身為設計師,我們需要有敏銳的雙眼去看準機遇,交付一流的設計。 同時,確保解決方案具有可擴展性。

Kit 提到「主動」就需要相當程度的勇氣與團隊信任,不是一蹴可幾的。在亞馬遜,從資深設計升等至首席設計,主管和該設計師都需要一起撰寫升遷的文件。利用數據與專案規模來證明「為什麼這位設計師值得成為更高階」的團隊成員。這個 emoji 專案,成為 Kit 核心故事。從設計的過程裡,該專案一開始就是不是一個高影響力的案子,可是因為 Kit 越深入其中,越是注意到這是一個跨團隊,更高層次的產品問題,她督促自己花更多時間去發現,了解並創造出自己的見解。所以她也有機會面談與 emoji 相關的團隊,把這些內省的精華,轉化成一份既可讀也附有高行動力的文件。因為主動加上清晰的溝通,讓高階主管意識到「哇,Kit 已經有這樣的能力去獨當一面,引導團隊了解專案緣由,為什麼這件事情對於用戶是重要的,並加以提出一系列的解決之道」。對 Kit 來說 資深與首席設計不同之處是:資深設計會在意他們負責哪些專案;而首席設計是擁有一雙銳利的雙眼,去精確辨認哪些專案是對於團隊與用戶重要的,哪些專案的影響力是具有規模化,並且主動建議自己的提案給主管與其他利益相關者。

管理 vs. 獨立貢獻者

Kit 在亞洲工作時,有幾年的人事管理經驗。與美國不同的是,亞洲沒有將個體貢獻者(IC)和管理者區分為不同的職業道路。「成為主管」是一種職場上的認可,表現優秀的個體貢獻者最終會“晉升”為管理者。當時她是這樣進入管理職,並不是因為具備「成為管理者的潛力或興趣。」當時的職涯發展是可以這樣被作理解:

你有看出這個升遷的問題點嗎?Kit 說「當我是一位資深貢獻者時,我會主導設計方向,擁有大規模項目,甚至影響多項專案的範圍。但在升職成為管理者後,突然間,我被迫放棄我擅長的工作,轉而承擔一些初級管理工作,如管理下屬的日程安排和工作量。當我升職為初級經理時,我立刻感到自己被“降級”了。」但有趣的是,在亞洲,"經理"被認為是比獨立貢獻者更高級的職位。社會與經濟壓力促使 Kit 繼續擔任管理者角色。因為這是人們評估你在工作上是否成功的最常見方式!這個想法一直深植在她的心中,直到開始在美國工作。

因為亞馬遜是 Kit 移居美國後唯一工作過的公司,她說「我可能沒有足夠的數據,但我發現亞馬遜為獨立貢獻者和管理者設計了非常明確而獨特的職業道路。與亞洲相比,在這裡我很少看到管理者向獨立貢獻者做出自上而下的決策。」設計師或是研究員,他們的角色與經理更像是兩種不同的工作職能,具有明確的責任。這並不意味著亞馬遜沒有層級,每個人都受到平等對待。」Kit 的觀察是,人們被給予不同程度的尊重,不是因為他們的工作職能(管理或貢獻者),而是他們專業知識的資歷。

就 Kit 的經驗,資深貢獻者和管理者都被視為"領導者"的角色,這意味著設計師與研究員有更多的職涯選擇。當團隊成員都知道 Kit 在獨立貢獻者(IC)方面很出色,她可以繼續在這個崗位上成長。然而,隨著資歷增長,她會開始不時被分派一些人員管理的職責,例如指導初級員工和評估團隊成員的表現。當成為一個相當資深的成員時,她也被寄望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承接管理工作。

產生影響力?先鍛鍊「耐心」與「謹言慎行」

Kit 說:「要讓你更有影響力,除非你真的有深思熟慮的見解,否則沒有快速的方法。然而,有一個訣竅可以讓周圍的人相信你所說的話大多都有分量 - 不要說得太多。我見過設計師試圖通過在會議上激烈表達自己的觀點或直接深入設計細節來迅速產生影響力。重視行動的偏見是可以理解的,但影響力的程度是通過你所創造的設計的“質量”而不是“數量”來衡量的。 在會議上,表達我的意見或分享設計細節之前,我會強迫自己退後一步,從更高的層次上,看待該主題。」

細節固然重要,但 Kit 確信大多數人無論如何都會指出它們,她不需要再做一個 "+1 同意"的人。身為首席設計師的她,期待自己從不同角度來看事物,以幫助自己發現其他團隊中,與我的負責相關的產品,產生更多連結與合作,這樣的方式,會避免她陷入孤立工作,促進團隊合作來產生更大的影響力。雖然這樣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去思考並給予回饋,但最終的結果,將有助於提升我所能提出的問題的“質量” —說很多話並不能讓你更有影響力,字字珠璣,才能贏得人心。

如何「找到合適的導師」而不僅僅是「找到一位導師」?

Kit 也分享了如何找到自己的職涯導師,其中一些是使用者體驗設計師,但大多數是非設計的職務。每家公司都有各種經驗豐富的人。人人皆有擁有獨特的超能力,這些超能力塑造了他們的成功。身為獨立工作者,你絕不希望被建議做讓你感到尷尬的事情,或者扮演你不想成為的人。所以一開始尋找導師之前,她會問自己在這些導師候選人中,誰是她的榜樣,誰是她未來想成為的角色,並加考慮的這位導師與自己的共同之處(例如,文化、個性、專長、處事方式)。因此 Kit 可以想像自己如何自然而然地,向她的模範靠齊,而不需要完全改變自己,成為截然不同的設計師。更進一步,Kit 也給出自己的建議,尤其是在獨立貢獻者與管理者間做職涯決定的人:

  • 不要因為想要逃避另一種責任,而選擇某一條道路。

    • 許多聽到設計師之所以選擇成為獨立貢獻者,只是因為他們不想與人打交道,或者選擇成為經理,因為他們厭倦了自己動手做出產品。隨著你的成長,不可能避免與人溝通,就像 Kit 之前提到的,當成為一個非常資深的貢獻者時,你最終會被期望在某個層次上處理管理職責,因為你也被視為一個“領導者”。另一方面,成為一個主管,並不意味著你可以放棄親自動手,在figma實作,身為主管的你,仍然必須保持你的設計感和直覺。畢竟,"設計"仍然在你的頭銜中,對吧?

  • 放輕鬆!這不是一個單向的決定。

    • 在做出決定後,你總是可以改變方向,在角色 A 轉換到角色 B。這是你自己的職涯發展,你可以和你的主管一起設定期望。更重要的,不要害怕尋求幫助。無論你在所選擇的角色中成功還是失敗,這些都是學習。不意味著你必須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都繼續在某職位上發展。

以設計師的角度來展望未來

隨著科技近年來的迅速發展,我感到興奮!尤其是我們正在見證與研發人工智慧,所帶給用戶的利益。然而,最讓我激動的其實是有機會與年輕的設計師合作,他們擁有新鮮的觀點和充滿活力的能量。我知道作為一位資深設計師,我承擔著指導年輕人的責任,但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不同的事務。畢竟,年輕一代將成為我們產品的主要客戶,對吧 :)

Next
Next

Nate Mueller, UX設計